2023.12.01-12.17【陶未來,陶焠工藝】

展覽名稱:【陶未來,陶焠工藝】

展覽期間:2023.12.01 — 12.17 (10:00 ~ 19:00)(每月1、3週之星期二休館)

座談會時間:12.02  pm14:30  3F 第三展覽館

開幕茶會:2023.12.03  pm14:30  1F中庭廣場

展覽地點:光點藝術中心/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2023「陶」未來,陶焠工藝

鶯歌的傳統陶瓷產業,在歷經二百多年的歷史,從嘉慶九年,吳鞍家族到鶯歌開始製陶以來,鶯歌鎮已和陶瓷文化緊緊相連,包括「日用、建築、衛生、工業、藝術」等五大類陶瓷發展,鶯歌鎮更有「台灣的景德鎮」之稱,為展現台灣陶瓷文化,提升鶯歌陶瓷產業與地方形象。鶯歌陶瓷在二十世紀初,迅速邁入了另一個嶄新的階段,新的產銷與運輸市場交易模式、生產技術及消費需求的提升,將鶯歌陶瓷推向一個新的境界。鶯歌鎮傳統產業在時空背景遷移下面臨轉型,鶯歌以打造『陶瓷之鎮』為訴求,鶯歌陶瓷代表著臺灣陶瓷,同時也是臺灣陶瓷的縮影,對環境改變產業結構的應變能力,各陶藝工作室力求創新建立風格,走向研究創新與具有高附加經濟價值商品,自創品牌的方向。

鶯歌陶瓷

臺灣的景德鎮-鶯歌 光復初期,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將陶瓷產品推廣行銷到全世界,以打開臺灣陶瓷外銷市場,為國家賺取外匯。當時鶯歌大量生產衛浴磁磚與面磚,並獲得各國的認同,也因此開始突出成為臺灣陶瓷生產的中心而被譽為『臺灣的景德鎮』。1971年,鶯歌引進天然瓦斯後,便利爐窯的操作,產業技術及產房設備又邁進一個新的階段。鶯歌此時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陶瓷重鎮。在1980年後臺灣經濟起飛,工廠數直線上昇。精緻原料結合現代管理,產品質與量大為提昇,鶯歌成為臺灣日用陶瓷及建築陶瓷的主要供應地。

蛻變轉型的陶瓷產業

近年鶯歌的製陶業者,致力於融合鶯歌陶瓷產業的特色,讓藝術創作者和設計者與生產者共同合作建立品牌,使行銷管道暢通,以提升鶯歌陶瓷的藝術地位與產業競爭力。成立以陶藝家個人品牌為主的小型化與專業化工作室,開創產業藝術化、生活化的契機,促使鶯歌的陶瓷製造業轉型成為具有地方文化產業特色的城鎮。鑒於宣揚地方特殊產業,保存並活化在地文化資產,整合地方各項資源,推動鶯歌陶瓷發展,提振鶯歌陶瓷產業,凸顯鶯歌陶瓷特色,提升陶瓷設計水準,建立鶯歌陶瓷的國際品牌形象。

工藝之家品牌

「臺灣工藝之家」(簡稱工藝之家)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動之傑出工藝家認證機制,以此帶動民眾認識臺灣工藝創作環境,並與觀光結合,發展工藝文化觀光產業。凝聚不同領域的工藝之家,結盟合作,拓展工藝創作的視野與可能性,配合文化觀光旅遊資源的串連,使其成為參觀與體驗之學習場所,亦是各地方工藝文化據點。

「臺灣工藝之家」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動之傑出工藝家認證機制自2004 年至2021年歷經六屆評選,鶯歌區計有5位陶藝家許朝宗、吳明儀、許明香、許旭倫、蘇正立授證並正式掛牌。

而「臺灣工藝之家」設置評選,旨在建立工藝發展機制,肯定各項工藝類別優秀工藝家之卓越表現,除增加優秀工藝家榮譽感外,藉由積極參與配合工藝輔導單位之相關推廣活動,使社會大眾感受工藝創作的文化意涵,及工藝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讓人民瞭解工藝、喜愛工藝,愛用工藝,進而重視工藝,對啟發工藝創意、培養研究創新有正面之意義。

以此帶動民眾認識臺灣工藝創作環境,並與觀光結合,發展工藝文化觀光產業,評選初期委由各縣市文化局(處)、全國性工藝性協會團體進行初選推薦作業,經工藝中心邀請工藝相關學者專家審慎複審,及最後實地訪視決審作業選出。評選綜合性指標包括,工藝創作成就、工藝創作特色、創作及展陳環境設置、社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潛力、設置位址之交通便利性、周遭環境景觀等。

成為工藝之家之責任,為提供良好的創作及展陳環境接受民眾團體預約觀賞,為民眾解說創作過程或導覽,及認同推廣社會美學教育,延續臺灣工藝文化、啟發研究創新 。

五位工藝之家各有其專精及特色

 

▌工藝家介紹

  • 許朝宗 「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東西方工藝交流的精采對話」,這是結束與德國麥森公司合作後的肺腑之言,也是體會陶瓷藝術的創作,是經由彼此的努力而歷久彌堅的深刻體悟。陶瓷作品正是代表陶瓷藝術的創新與延續,即使 靜默無語,也會無止境的傳承下去。
  • 吳明儀   研究創作,是一場工法與心法的對話、創作者與作品的對話,以及觀賞者透過作品與創作者的對話,如此身心交融,一個完整的藝術活動於焉完成。對於研究創作有更多堅持,「時間比金錢重要,我更加珍惜時間」。 
  • 許明香 創作背景與個人生命歷程緊密扣合,回首過往泥土及古厝兩項元素如此鑲嵌於家族歷史與個人生命形態,形塑出的青少年時期。秉持著以陶土來記錄台灣常民文化的理念,運用陶土的可塑性質進行詮釋,寫實擬真的表現,也揉合兒時生長於苗栗鄉下對古厝的記憶與感情,創作最能象徵台灣傳統的建築,如古厝、三合院,正見證了一冊台灣經濟及文化變革的歷程。
  • 許旭倫 多以抽象手法表達含意豐富的意境,兼具欣賞與實用,創作是傳達自身想法與情感的途徑,生活陶則是現實和理想的實踐,兩者相輔相成。創作形式多元,不斷拓殖、交錯可開發的各種可能,平衡地游走在寫實與抽象造象之間。
  • 蘇正立 “從鶯歌刻苦的溫馨美學,走入獨樹一格既鮮明卻不喧賓奪主的藍色悠然之美”,代表蘇正立對釉色創新不斷的挑戰。

 


12/2 座談會題目:鶯歌陶瓷的轉與進

簡介:

邀請五位鶯歌在地的「台灣工藝之家」分享他們的陶藝創作之路,並暢談對於鶯歌陶瓷發展的願景與對年輕世代的期許。

展出藝術家:

台灣工藝之家許朝宗、吳明儀、許明香、許旭倫、蘇正立

與談人: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梁家豪教授

題綱:

  • 介紹說明「台灣工藝之家」的角色與功能。
  • 隨著鶯歌傳統陶瓷產業的轉型,個人工作室逐漸興起,並且帶動自創品牌的風向,請您談談個人工作室的經營之道。
  • 鶯歌被稱為台灣的『陶瓷之鎮』,具有哪些優勢與機會?
  •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如何提升鶯歌陶瓷的藝術地位與產業競爭力,將鶯歌陶瓷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作為「台灣工藝之家」,請給年輕陶藝後輩的勉勵。

文章分類
王志文 吳炫三 吳奇娜 李金生 ONE ART Taipei 2025 葉竹修 許明香 李善愔 6月 游忠平 台灣陶瓷雕塑學會 光點藝術中心 10月 陶瓷創作 手拉坏 施景南 呂涵育 呂燕華 琺瑯 蒲浩明 蒲宜君 郭俊男 ARTSOLO 4月 彭雅玲 陳偉毅 漆藝 漆畫 羅廣維 銅雕 藝術展覽 石雕 山石廣 光山行 漆器 吳卿 金雕特展 2月 劉武 台灣工藝 工藝美學大賞 鶯歌光點 1月 陳正雄 銅雕回顧展 林善述 林俞君 11月 陳盈如 張祺御 8月 7月 賴威帆 5月 張美雲 法華瓷 常設展 拼圖 陳新讚 許秋鄉 黃南強 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3月 劉毅 新銳藝術家 跨領域裝置藝術 藤藝廊 劉肖苓 黃耀華 劉其偉 劉其偉紀念展 紀念展 2021 林嘉妮 林麗雲 林聖曦 12月 高素寬 台中藝術博覽會 新款版畫發表 版畫 藝術饗宴 9月 台灣黑土 墨玉 雕塑 台灣文化 個展 與妮共遊 美好時光 歐志成 馬賽克拼貼藝術 劉漢文 栩然境界 林宗範 寧靜之境花舞翩翩 林映汝 枯葉・菩提 南島印象 11 池上鳳珠 青花瓷 青花魔法森林 創作展 顧盼 許敏雄 油畫小品個展 愛心送暖 公益藝術文創特展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 國巨洋傘欣業有限公司 鶯歌光點美學館 吳仲宗老師 月光下的森林雕塑聯展 林安常 陳家邦 呂文 虛實之間相對存在 林信榮個展 張炳鈞 創意雕塑個展 林映汝個展 相續 林善述個展 動物嘉年華 2020一月展覽 聖惜日常 Cherish Life 陳元杉 林靖崧 彩集 林靖崧.陳元杉雙個展 畫展 誰?畫了我 非妮莫屬 蘇服務 花鳥畫 絹本膠彩 林榮 油畫 台灣之美 禪思 陶喜工作室 17週年回顧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