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08.24【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日本待夢藝術空間
展覽名稱|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 Dream and Flesh: Between the Beautiful and the Strange
展覽期間|2025.08.01-2025.08.24
開幕茶會|2025.08.03 Sun. 15:00
開放時間|10:00-19:00(每月一、三週之星期二休館)
地 點|光點藝術中心 三樓展覽廳
地 址|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夢是我們的內在語言,軀殼則是其在現實中的容器。本展由日本待夢藝術空間的五位風格鮮明的藝術家,將夢境具象化為身體、面孔與角色。這些角色並非僅供觀賞,而是帶有故事、傷痕與歷史的生物。透過雕塑與繪畫的交織,藝術家們讓我們重新思考:角色不只是創作對象,它們是「另我」的延伸,是我們無法說出口的真實。
本展由五位風格鮮明的日本藝術家——朝井颯志,IWACO、水島太郎、HISATO、万凛——將帶來一場橫跨平面、立體、角色設計與裝置藝術的沉浸式展覽。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覺語言,將夢境具象化為身體、面孔與角色。這些角色並非僅供觀賞,而是帶有故事、傷痕與歷史的生物。透過雕塑與繪畫的交織,探討「角色」作為自我延伸的容器,如何同時承載夢想與創傷、純真與異化、渴望與畏懼。
《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是一場穿越心理縫隙與文化記憶的藝術旅程。展覽名稱中的「夢」不只是睡眠中的幻象,而是一種無法直視的情感暗流;「軀殼」不僅是角色的身體形象,更是人類自我認知的載體。「美」與「怪」在此不再對立,而是交纏於創作中的雙面鏡像。
透過「裂縫般的視覺感知」與「心理角色化」的創作策略,五位藝術家從各自的媒材中拆解與重構人形,創造出一批介於現實與幻想、童話與陰影之間的存在。這些角色既令人憐愛,也令人不安——它們模糊地站在可愛與可怖之間,帶領觀者反思何謂「正常的美」,何謂「被壓抑的異」。
展覽將空間分為三大主題展區,分別對應「夢境」、「軀殼」與「妖怪」三種角色語彙。在這裡,觀眾不僅是觀看者,更是被凝視的對象。我們邀請你走進角色們的世界,走進那些不安、斷裂、但依舊生動的形象裡,重新看見自己的某個片段。
▌藝術家介紹 ——
HISATO(ひさと)
日本造形作家與原型師,早年從事特殊化妝與影視造型設計,擅長以油黏土結合繪畫技法,雕塑出融合肌理、色層與情緒的角色形象。他的創作多聚焦人類內心的脆弱與孤獨,以妖怪傳說與身體結構為靈感,構築出充滿陰影與靈性的藝術世界。代表作《玉藻前(九尾)》、聯名企劃《Devilnyan》展現其在當代怪異造形中的獨特位置,風格強烈,情感深刻。
IWACO(いわこ)
日本雕塑藝術家,自1992年創作以來,致力於以石塑黏土結合古布、絲線、和服等素材,雕塑出充滿童心與靈性的幻想角色。作品風格溫柔細膩,彷彿來自夢境的生命體,蘊含守護與療癒之意。曾入選岡本太郎現代藝術賞,並於東京、大阪、紐約、倫敦等地展出。她以藝術作為情感的容器,喚起觀者內在深處最柔軟的片段。
万凛(Marin)
日本造形藝術家,擅長融合妖怪文化、恐怖美學與特殊造型技術,創作出逼真而富有詩意的角色形象。她運用矽膠、樹脂與人工毛髮等媒材,表現殘缺與純真交錯的「異形之美」。作品曾於大阪、京都、東京等地展出,並參與多項電影角色模型與國際聯名計畫。她以女性視角詮釋怪異,呈現人性深處的幽微不安與情感張力。
水島太郎(Taro Mizushima)
日本雕刻家,承襲家族傳統,專精奈良時代古法「脫活乾漆」技術,融合東方工藝與西方美學,創作出蘊含生命與時間質感的作品。其藝術語彙深沉靜謐,常以祈願與精神修行為主題。曾於法國習藝,並長年參與東大寺「修二會」佛教法會。公益計畫〈掌中之桃〉以雕塑傳遞希望與溫暖。作品活躍於奈良、京都、大阪等地,為當代漆藝注入新生。
朝井颯志(Asai Soshi)
日本銅版畫藝術家,擅長蝕刻與水松石版法,將幻想與情感化為黑白畫面中的細膩層次。受費雪與勃魯蓋爾影響,作品結合視覺錯視與幽默敘事,並融入漫畫的陰影線與網點技法,建立獨特風格。其創作圍繞「眼中所見的世界」與「內心情感」,展現對幻想場景與人性脆弱的深刻描繪,為當代銅版畫注入想像與詩意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