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志成

▌藝術家介紹——歐志成

歐志成,1968年出生於雲林斗南,從小學開始求學、成長及就業的過程除了大學就讀台北文化大學美術系幾乎都在嘉義,與嘉義的連結是深刻長遠的。歐志成是嘉義雕塑家蒲浩明老師的入室弟子,1996年在蒲浩明老師的引領下,接觸到馬賽克拼貼藝術,2007年開始,受到簡鴻文董事長的資助、提攜,讓歐志成在公共藝術的領域跨出第一步,現在的他是季行藝術工作室的負責人,在嘉義縣、市、雲林縣各國中小學及中油教學大樓等地都有他公共藝術的設置,公共藝術設置的經歷相當豐富。

台灣馬賽克藝術,歐志成提到是起源於日治時期第一代留洋藝術家顏水龍老師的開拓;顔大師以西方繪畫觀念為根基,融合台灣本土傳統剪黏工藝文化,樹立了一種特有的「台灣味」馬賽克拼貼藝術。時至如今馬賽克似乎成為較冷門、甚至淪為只是裝飾性的附屬設置。即便是具有主題表現的拼貼壁畫,因為受限於媒材運用及群眾的既有觀念,馬賽克終究很難跳脫「裝飾性」、「陪襯者」的角色。

歐志成因從事公共藝術設置,接觸馬賽克拼貼已有26年之久,心中更存有為馬賽克「正名」的使命感。他發現其實馬賽克拼貼藝術亦多有實用價值,他不希望馬賽克呈現方式僅是陪襯性質,馬賽克也能表現出純然的藝術性,透過破碎的瓷磚、裁切、拼湊、重組,讓馬賽克拼貼藝術能夠重生,找出馬賽克特有的藝術風格。2019年 歐志成實現馬賽克拼貼的可能性,讓它可以是不再附屬於建築體的獨立作品;以一種獨立、純粹的姿態,呈現馬賽克特有的藝術風格。過程中他竭盡所能克服各種問題,包含材質感的呈現可能、主題表現的適切性、技術上的突破⋯等等。而從制式的規格品到零亂、破碎的瓷磚中,透過裁切、拼湊、重組,歐志成從其中找到了一條柳暗花明的路。

這些年歐志成投注於馬賽克拼貼鑽研的藝術型式、所得技法的心得,結合台灣本土文化的內容底蘊,期望能將台灣馬賽克拼貼藝術,以純粹、獨立、高藝術性的姿態做為主題展出。嘉義素有「畫都」美名,各個世代的藝術家都努力在此深耕,自己踏著前人的腳步前行,若能以一己之力的研究,在馬賽克鑲嵌藝術的領域做出貢獻,也無愧於諸多前輩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開拓。在過程中修煉、沈澱,歐志成內化了自己的創作心路;更在堆疊、拼湊中,完整了一個夢想。這是他累積二十餘年的成果,並且將繼續走下去⋯。

 

▌藝術家自序——歐志成

台灣馬賽克藝術,源起於日治時期第一代留洋藝術家 顏水龍 老師(1903-1997)的開拓; 顔老師以西方繪畫觀念為根基,融合台灣本土傳統剪黏工藝文化精神,樹立了一種特有的「台灣味」馬賽克拼貼藝術。與時俱進,後繼雖然不乏從事研究馬賽克的藝術工作者,然相較於其他諸多強勢的藝術型式,馬賽克似乎成為較冷門、甚至淪為只是裝飾性的附屬設置。個人因從事公共藝術設置,接觸馬賽克拼貼已二十七年。多年來在各處開放空間,亦多有實作運用。但這其中居多的呈現方式,多為陪襯性質,較少能夠完整表現出馬賽克純粹的藝術性。有感於此,心中便一直存有為馬賽克藝術「正名」的使命感。我將這些年來投注鑽研於馬賽克拼貼藝術、所得技法心得,結合台灣本土文化的內容底蘊;期望能將台灣馬賽克拼貼藝術,以純粹、獨立、藝術性的型態,做為近期自己的創作方向和研究目標。

 

2021.03.04-03.28【裂解.重組.新視界】歐志成 個展

2024.07.04 — 08.27【隨景順境】 歐志成馬賽克創作展

 

▌藝術家簡歷

  • 1968年生於台灣雲林
  • 嘉義畫都 成長、學習
  • 鴻揚畫室 曾傳儀老師
  • 上上畫室 邱瓊暖 老師 / 繪畫啟蒙
  • 文化大學 美術系 西畫組 畢業
  • 雕塑家 蒲浩明 老師 入室弟子
  • 和高山教育基金會 栽培藝術家
  • 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 研究所
  • 季行藝術工作室 負責人

 

更多歐志成老師作品>>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