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03.03【愛與正義】—— 王秀杞雕塑展
展覽名稱:【愛與正義】—— 王秀杞雕塑展 Love And Justice-WANG Hsiu-Chi Sculpture Exhibition
展覽期間:2024.01.13-03.03 (10:00 ~ 19:00)(每月1、3週之星期二休館)
開幕茶會:2024.01.20 pm15:00
展覽地點:光點藝術中心/ 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
愛 .建立在正義上 正義.需要愛的滋養
歲月倏忽,回顧弱冠之年考入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就學,自此一生懸命於雕塑藝術,轉眼已半個世紀。生於草山橘園,百年大樹、桑竹林立、生態豐沛,宛如置身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般愜意幽雅。然隨時代變遷,種植柑橘已不足謀生,遂憑藉天生優勢踏上藝術之路。
我的創作以生活中之體驗,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互動為出發點,圍繞在「愛與正義」之中。現今社會最需要的是愛,國父提倡的「博愛」,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神愛世人」…都是愛。創作中的「正義」則是以關公為代表,關公凜然正義之氣,讓我們尊敬,進而效法之,祂的一舉一動具有莊嚴之正氣,同時也有滿滿自在的一面,所以人們都尊祂為「正義」之神。
我們生活中的社會,需要愛,更需要正義,愛建立在正義之上,正義更需要愛的滋養,如此的社會,讓人類能在安和樂利中,平安、幸福、快樂的生活,進而創造出一個世界大同的境界。
▌藝術家介紹——
王秀杞,1950年生於台北,世居陽明山上舊稱「燒粳燎」山谷中的新安里。王家世代務農,在這山谷裡有兩甲多祖傳田地種植草山橘,由於採收期在農曆春節前後,又稱「年柑」。父母要撫養7個子女負擔很重,自童年開始,王秀杞除了上學外,其他時間都要幫忙農務。
就讀士林中學時,受惠於從小做農磨練出來的超凡體力,加上手長腳長的體格,從國中到高中一直是學校田徑隊健將,經常代表學校參賽獲獎;同時他又和美術老師單淑子的孩子是同班好友,課餘經常到單老師家作客,並接受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師丈吳承硯教授指導素描,美術、體育都很優異,直到大學聯考前才立志朝美術發展,並如願考進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科。
在學期間,王秀杞受指導教授丘雲影響頗深。中國杭州藝專畢業的丘雲,1949年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是台灣當時少數學院出身的雕塑老師。
剛畢業時,王秀杞為了家計,曾做過幾年工藝裝飾師傅,為了達到雇主又快又好的要求,技巧磨練得高超純熟,但這種被動和既定命題、模式化的工作,無法有太多發揮空間,最後決定選擇專業創作。
之所以選擇又冷又硬、雕刻起來困難度高又耗費體力的石材創作,源於童年經歷──在山裡長大的他,喜歡和同伴在陽明山的溪流中抓捕魚蝦,也常搬動溪石圍成小水池戲水。在把玩大小、型態、紋理各異的石頭時,常將它們想像成有生命的人物或動物,因此備感親切。
「藝術創作者必須先認清本身的性格和潛能,同時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才不會被形式多變的藝術潮流牽著走。」王秀杞表示,石材是他生活經驗中最熟悉和喜愛的素材,敦厚樸實的特質與他的草根性格很契合,而石頭質地堅硬,觸感卻溫潤厚實,又耐得起氣候磨損和時光變遷,能讓作品長存,這也和他喜歡永續長久的心性很相投。
其實石雕勞心勞力,遠較其他藝術創作要艱苦許多,尤其石材笨重,動輒數百斤甚或以噸計,加上王秀杞對作品的完美要求,每件作品雕鑿之前必先做出泥塑樣稿,泥塑造型滿意後再以樹脂翻模,然後挑選適當石材,用強健雙手,夜以繼日地揮動釘錘,在鑿聲不斷、石塵滿佈中,將一塊塊冰冷頑石化作一件件有情、有愛的藝術品。
從王秀杞老師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天人合一與萬物皆備的藝術精髓,也能洞悉他在執悟的石材與金屬圓融中隨意的灑脫與快意,更可從創作的軌跡中體會他在構圖圓滿的自若與自在,是一種從跨越到超越自己的養成,也是在藝術天地感受浸淫生命所帶來的質樸與喜樂,這種新生的境界讓王秀杞的創作歷程,處處充滿驚喜,時時赤子之心。
從雕塑基業的啟發至今,王秀杞一脈相承的創作,始終在【愛與正義】的主軸上做延伸,放大了他的藝術格局,讓他的藝術思維隨著雕塑的那雙巧手展現大器軒昂的精髓與氣勢。王秀杞的作品,從親子之情到親倫友愛,處處展露情愛,在姿態與神情中看見温煦與至愛,從形貌與神韻中呈現温馨與甜蜜,在雕塑作品的線條與驅體基石中,油生韻味與深遂涵養,令人激賞,頗為神往,再再提昇了生命的質感與意境,也能見諸藝術倘佯大地所帶來的身心靈境界的提昇,作品的多元形貌所承載的深刻文化底蘊,令人嘆為觀止。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的王秀杞老師,產學創兼具,作品常年為學術、企業機構典藏,在兩岸交流市場增光生色。曾任台灣雕塑學會理事長與中華文創學會理事長,帶領會員在重要的文創展售活動中綻放文創文采,他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始終成為展區最大賣點,也讓他親手打造的王秀杞雕塑藝術園區遠近馳名,人氣倍增,為他的藝術生命展現渾然天成的契機。專注、自信、做自己,王秀杞登高望遠,再創藝術風華。